被执行人拒绝履行“一躲再躲”,却深夜现身在酒吧工作。执行干警得知后连夜“出击”,13000元执行案款当晚履行。
近日,江西省芦溪县人民法院干警深夜开展执行行动,奔赴酒吧找到被执行人房某,迫于执行威慑,房某当晚履行剩余执行款。
李某与房某为朋友关系,房某以资金周转为由向李某借款2万元,还款期限结束仍未归还。2024年9月,李某起诉至芦溪县法院,经法院组织调解,双方自愿达成还款协议,约定房某每月向李某偿还3000元直至还清,但房某仅向李某支付7000元,便玩起了“失踪”,对李某的微信信息和电话置之不理,李某遂申请强制执行。
案件进入执行阶段,执行干警对房某名下财产进行全面查控,但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,多次电话联系房某要求其主动来法院申报财产,履行义务,但其态度恶劣,拒不配合执行工作。通过多方调查,执行干警得知房某在酒吧工作,具有一定的收入,遂前往酒吧周边进行蹲守,但由于其工作时间、地点不固定,且酒吧环境复杂,人员流动性大,房某行踪不定,前期的蹲守并未取得实质进展。
执行工作虽面临较大挑战,但执行干警并未气馁,经再次深入调查,与酒吧工作人员沟通交流,了解房某的工作规律和活动轨迹。经过不懈努力,执行干警终于掌握了房某较为稳定的出行时间,并精心研究部署执行方案,选择在酒吧营业期间开展执行行动,同时要求申请人李某一同前往指认确定执行对象以免节外生枝。为避免影响酒吧正常经营,执行干警提前与酒吧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,取得了对执行行动的支持。
某日晚9点左右,当房某出现在酒吧时,执行干警悄无声息的来到房某身体两侧将其控制住,并表明身份和来意。为避免引起酒吧人员的围观、骚乱,执行干警快速将房某带到警车上。面对执行干警,房某依然态度强硬,声称自己无力偿还债务,要求宽限几天去凑钱,“今天是朋友过生日请客,你们这样子我不好看,给我缓几天,我想办法凑钱给他”,企图躲避债务履行。
“‘欠债还钱,天经地义’,李某顾及朋友情谊借款给你救急,现在需要你还款,你不能失信于人,现在是强制执行阶段,如仍未履行,我院将对你采取强制拘留措施!”尽管已至深夜,执行干警依然本着“以情动人,以理服人”的理念,耐心对房某进行释法说理,同时告知拒不履行将采取拘留等强制措施。最终,房某筹集剩余执行款,当晚便兑现给李某,该案成功执结。
在本案执行过程中,执行干警面对恶意躲避履行,拒不配合执行工作的情形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审时度势。结合酒吧工作者的实际情况,毅然选择深夜突击执行,做好多方沟通避免事态扩大,巧妙利用强制执行手段迫使被执行人履行完毕。强制执行不仅是司法程序的终点,更是法治社会运转的基石,芦溪法院始终坚持人民司法理念,通过持续加大执行力度,保持高压态势,常态化开展24小时拘传、拘留专项执行行动,努力破解执行难题,将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兑换成“真金白银”。
披星戴月执行,兑现权益不停。下一步,芦溪法院将持续加大执行力度,多措并举敦促被执行人履行还款义务,以“如我在执”的为民情怀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期盼,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。
[责 编: 刘玉良]